《星空》的狀況就是一直在天上飛,在一個架空的年代和世界里,它努力去表現(xiàn)少女的孤獨與幻想。結(jié)尾只能說俗套了,再怎么唱圣誕歌、玩街頭偶遇都沒的救了。
大抵說來,我對林書宇是有好感的。從他拍攝的《九降風(fēng)》,做副導(dǎo)演的《艋舺》綜合來看,他都是個有才華的實干派,也能耐得住創(chuàng)作的寂寞,該停就停。面對《星空》,我自然是有不小的期待。那當(dāng)然不是因為幾米的繪本,而是因為林書宇。
《星空》散發(fā)出強烈的mv氣質(zhì),色彩鮮明,到處是艷麗的色塊,不時會出現(xiàn)視覺沖撞。相比《九降風(fēng)》的七男二女,《星空》的人物關(guān)系非常之簡單。一對初中生,一間教室;一次旅行,背后兩個家庭。電影缺乏沖突變化,對于劇作高潮的處理也過于含糊。無奈的少女心事,老生常談的童年陰影,司空見慣的轉(zhuǎn)校生故事——說實話,《星空》不太好做。
新世紀初,在華人世界紅得不行的幾米繪本是賣點;演了《長江七號》、從假小子變成小姑娘的徐嬌是賣點;有著日出、云海、晚霞、神木和森林鐵路的阿里山也是賣點??吹阶詈?,我終于明白了:《星空》是一件很好的商品。但是,我想看的不是這些,而希望是一個起落有致、更能打動人心的故事。要知道,《九降風(fēng)》是一部很真實的電影,人物性格鮮明。不管勇敢還是懦弱,他們身上都有強烈的真實感,就連電影對應(yīng)的職棒聯(lián)賽和上世紀90年代也很真實?!缎强铡返臓顩r就是一直在天上飛,在一個架空的年代和世界里,它努力去表現(xiàn)少女的孤獨與幻想。尤其是在很多年后的巴黎,當(dāng)臺灣小清新的優(yōu)秀代表桂綸鎂小姐出現(xiàn)時,我心里暗念道:完蛋了。這樣的結(jié)尾,只能說俗套了,再怎么唱圣誕歌、玩街頭偶遇都沒的救了。
小杰憑空消失后,明明知道地址,他寄了塊缺失的拼圖,又故意整出一個造化弄人。有什么必要留到巴黎去相會,異國情調(diào)很有意思嗎?這是濃濃的幾米特質(zhì)?實在令人不解。所謂的巴黎、法語,就如往墻上貼《蒙娜麗莎》畫,如果這就是家庭品位,這就是電影情趣,那我只能說,自己活得很不合時宜。更加莫名的是,電影的時間一下子從小美的初中跳到了高中,她一下子成大人了。同樣令人不解的地方還有小美突然丟出的一大段人生感慨,就好似總結(jié)陳詞,實在沒有比這個更壞的處理方式。哪怕你跟《九降風(fēng)》一樣,來一首真摯的《藍色蝴蝶》,從頭唱到尾,那豈不是更好(我對五月天的片尾曲同樣沒有好感)。希望被世界溫柔相待,一下子從兩個人的感情跳到了大而空的抒情,你到底是在拍電影還是在替人寫影評?
當(dāng)然,有些地方還是看得出林書宇有迷影情懷。像媽媽教小美的那段拍手舞蹈,那可不是“知性女人代表”劉若英編的。它來自戈達爾1964年的《法外之徒》,大名鼎鼎的麥迪遜舞(madisondance)。在小餐館里,三個主角跳起了舞,戈達爾用了整整四分鐘,一刀不減,一鏡直落。而在《星空》里,這段舞蹈也是出現(xiàn)在餐廳。后面進了阿里山,小美又教小杰跳了一次。蒙娜麗莎之類的不說,那副《小艾琳》,它也出現(xiàn)在戈達爾的《精疲力竭》、李滄東的《詩》等片中。林書宇玩電影的致敬并不陌生,上一回的《九降風(fēng)》,他直接用上了侯孝賢《戀戀風(fēng)塵》的經(jīng)典段落:阿遠和阿云走在鐵道上。這種手法延續(xù)到了《星空》里。
《永無止境》Limitless影評《團圓》影評《拆彈部隊》影評:音樂的妙處在哪?《家園防線》影評:動作生猛父愛感人觀《孤島驚魂》有感電影《紫日》觀后感《致父親》觀后感《超級戰(zhàn)艦》影評:無腦片來襲 認真你就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