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軌時代》影評:中女的美好時代
去年三月份上映的、由薛曉璐執(zhí)導、湯唯主演的《北京遇上西雅圖》,不僅是在內地市場取得了超過5億元的票房,也形成了對于“小妞電影”電影中的“亞亞類型”——“媽媽電影”或“中女電影”的關注,其不同于一般小妞電影的以單身女性為主人公,而是聚焦于懷孕甚至是單身母親,即將上映的、由五百與張靜初合作的《脫軌時代》,便再次以單身母親為主人公,展示出當代都市背景下的、“女兒當自強”后的、中女的美好時代。
影片一開場時便是張靜初扮演的八零后許可與情感出軌的劉光芒離婚,并爭取到了兒子的撫養(yǎng)權,而從民政局出來后開車時不小心與開寶馬的富二代康少發(fā)生了摩擦,兩人隨后又無意中重逢,她慢慢發(fā)覺到這個外表放蕩不羈的年輕人的心里其實隱含著柔軟、細膩及善良,而對方也似乎對她有意,與此同時許可的前夫劉光芒也心生悔意,不時的借著孩子希望許可回到自己的身邊,許可也就處于這兩難的選擇之間……
明顯的,《脫軌時代》已經不同于以往的傳統(tǒng)時代的家庭情節(jié)劇之類。“脫軌”這個詞在數(shù)年前因為一起火車脫軌事件,也被挪用來形容我們的生活正如一趟可能會脫軌的列車,而《脫軌時代》的開場時離婚,便預示著這對拍拖多年并結婚、有了孩子的夫婦的婚姻“脫軌”,但即使是身為女性的許可,也不再是第四代導演鏡頭底下的傳統(tǒng)溫柔賢惠的妻子,或者是第五代的弱者或反抗者,而是一個新時代里的獨立自主的女性,這也就為她后來的生活埋下了伏筆。
可以拿來對比的是奧斯卡獲獎影片《克萊默夫婦》,也即一部非常經典的家庭情節(jié)劇,影片之中前克萊默夫人在離婚后想要取得孩子的撫養(yǎng)權,在她的身上已經有著現(xiàn)代獨立女性的意味,但她的生活最后還是回到較為傳統(tǒng)的軌道里,這也與當時的倫理家庭觀念有關;而在《脫軌時代》中許可一早就贏得了孩子的撫養(yǎng)權,更何況無論是從她的穿著打扮或者是居家環(huán)境來看,她都要比前夫劉光芒強了不少,更重要的是,相比于《克萊默夫婦》的以克萊默為主的敘事,《脫軌時代》的敘事重心已經落到了許可的身上,即使是在較為正式的社交場合里,她也敢作敢當?shù)膶⑶閿惩葡滤?br>另外,“脫軌”這詞還為影片帶來了別具一格的意味。過往的國產電影里更多是借鑒古典好萊塢的敘事方式,形成較為“有始有終”的結構,即使是在張藝謀、陳凱歌或者第六代的賈樟柯等導演的“先鋒作品”(相對于當時來說),里也屢見不鮮,但近幾年崛起的新導演則更偏向于新好萊塢的開放式的敘事,如去年的《我想和你好好的》就留下一個開放性的結局,而《脫軌時代》同樣也是如此,是回到原來的、傳統(tǒng)所命定的生活軌道上,還是遵從內心的選擇走進另一條新的軌道,影片留下了懸念,而這也正是很多時候的現(xiàn)實,因為生活不是古典好萊塢電影,無論怎么樣的選擇都會帶來可能與遺憾,而很多人處于這種處境時也會陷入困惑之中。
對于很多拍短片或者廣告出身的導演來說,首次獨立執(zhí)導故事長片難免會遇到各種的問題,或者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像是一段段的短片集,但五百在長片處女作《脫軌時代》里已經擺脫了這些問題,還通過張靜初扮演的許可這個人物,成功的塑造、樹立起一個當代獨立女性的形象,且不會顯得很浮夸。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二《追夢女孩》觀后感電影《戲夢巴黎》觀后感《盲山》影評:誰需要被救贖?電影《逃離德黑蘭》觀后感《黑夜之后》影評:黑夜不漫長《搜索》影評:網絡時代的道德綁架《金剛王》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