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一千個創(chuàng)作者也可能會出現(xiàn)一千個大同小異的“蜘蛛俠”。美漫本身也可能會在某個漫畫人物在受歡迎多年后,推倒重來衍生、拓展英雄的傳奇,商業(yè)化的電影時代對此更是屢見不鮮,如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前傳:俠影之謎》便是重新構(gòu)思英雄的起步,而馬克-韋布導演的《超凡蜘蛛俠》,也推翻了山姆-雷米版的孤獨英雄,并給人煥然一新感。
影片《超凡蜘蛛俠》回到了彼得-帕克的高中生活時代。承襲了父親的天才思想的彼得-帕克,因為父母親的失蹤遇險而跟隨著平凡的叔叔、嬸子一起過著窮屌絲的生活,在學校里也受到同學的欺負,但原本就是天才的他,借著一次機會來到了父親的舊日同事科特-康納斯博士的實驗室拜訪他,但也因為實驗室突然一時失控而他被蜘蛛絲所襲擊,從此他的身體里衍生出了神奇的“蜘蛛絲”力量,另一方面,也因為彼得-帕克的天才思想而幫助康納斯博士處理了一個難題,后者在急于求成下不惜以自己的身體來做實驗而變成了蜥蜴人……
馬克-韋布想要重新開啟“三部曲”的意圖很明顯,影片《超凡蜘蛛俠》在前半部分花了一個多小時的篇幅來講述彼得-帕克的高中日常生活,無論是在學校里受到同學的欺負,還是他對自己心儀的女孩的那種微妙的感覺(影片里的情感戲有點導演的成名作《和莎莫的500天》的味道)。又如作為彼得-帕克的轉(zhuǎn)變的“激發(fā)事件”的叔叔的死,在山姆-雷米版里簡單的帶過(到《蜘蛛俠2》時才又進行補充),但到了馬克-韋布版則花了不少的篇幅來交代前因后果,包括開場不久時叔叔跟彼得-帕克說最近治安不好,也為自己的遇害埋下了伏筆。
而貫穿在山姆-雷米版“三部曲”的一個主題便是“責任”——“能力越大,責任越大”(withgreatpowercomesgreatresponsibility),其中第二部里甚至讓彼得-帕克像普通人一樣在火災現(xiàn)場救出孩子(這段戲說明了能力、責任與有沒有穿上蜘蛛衣是不是蜘蛛俠沒有必然關系)。馬克-韋布版則淡化了這個主題,突出了“青春”,無論是青春期的朝氣,還是迷惘、叛逆,甚至是對于“我是誰”的追問,都被融入了《超凡蜘蛛俠》的敘事里——彼得-帕克與叔叔、嬸子之間的矛盾,實際上便是青春期的叛逆心理的折射,而他得到了超凡能力后,回到學校時使用自己的能力來戲弄此前欺負他的同學的那一段,則表現(xiàn)出彼得-帕克的叛逆、玩的心態(tài),至于彼得-帕克與父親、康納斯博士之間的關系,則帶出了影片要追根溯源“蜘蛛俠是誰”的追問,并將會貫穿在續(xù)集里。
另外,如果說山姆-雷米版的“蜘蛛俠”是一個類似于蝙蝠俠般的孤獨英雄,那么,馬克-韋布版則是一個較為陽光、清新的英雄,盡管新版彼得-帕克前往女朋友家里和對方家長一邊吃飯一邊討論“蜘蛛俠”事件的那一幕,很明顯借鑒了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如布魯斯-韋恩、瑞秋及哈維-丹特在餐廳討論蝙蝠俠的那一幕,又如民眾聲討蝙蝠俠時),但彼得-帕克不再是一個孤膽英雄——影片的高潮戲時采取了多線敘事,艾瑪-斯通扮演的小女友不僅是知道了蜘蛛俠的身份,還成為了他的得力幫手,而警察局長及紐約市民們也同樣給予了彼得-帕克不少的幫助,彼得-帕克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雖然山姆-雷米執(zhí)導的《蜘蛛俠3》時因為人物眾多,更注重動作性、商業(yè)性而整體口碑不如前兩部,但依然是新世紀前十年的相當不俗的超級英雄故事片,而馬克-韋布重新開啟“蜘蛛俠三部曲”,故事另起爐灶,也在堅持自己的小清新風格時,走出了一條截然不同于山姆-雷米版的路線,更何況,從《超凡蜘蛛俠》所留下的懸念來看,新的“三部曲”將會是一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三部曲。
電影《羅生門》觀后感《老男孩猛龍過江》觀后感(三)《馬蘭花》觀后感《盲探》觀后感《蝙蝠俠——黑暗騎士》觀后感《樓》影評《幻影車神:魔盜激情》影評《西游降魔篇》影評:從愛你一萬年到只爭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