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部魔幻題材的電影,《諸神之怒》在美國乃至全世界的到的認知程度自然要比其他電影更加廣泛。作為娛樂至上的好萊塢作品,世界各地正在一輪接著一輪享用著美式文化的入侵,就連希臘神話的故事都未能幸免。美國電影的娛樂手段度和拿來主義正是其風靡全世界的一個主要手段,而《諸神之怒》在憑借著其對希臘神話的顛覆、游戲化的流程與頂級的視聽效果在世界各地再度掀起觀影熱潮也是無可厚非。
帕爾修斯與希臘神話
打看好萊塢魔幻電影的故事板,觀眾看到的就是一出出被篡改了得各國神話,從去年漫畫電影改編北歐神話的《雷神》到十月份那部讓希臘眾神集體跳大神的《驚天戰(zhàn)神》,甚至于中維京人與惡龍不共戴天的故事也在《馴龍高手》中變成友情與賣萌的本錢。由此看來,好萊塢電影工業(yè)對各地文化的二次消費已經(jīng)強勢介入,不但更拓展更寬廣的故事題材,而且能夠吸引不同文化階層的觀眾,這其中的是贊揚還是拍磚就另當別論了。
《諸神之戰(zhàn)》系列就是一部改寫了的希臘神話,故事的主人公帕爾修斯在神話故事中有著極其廣泛的人氣。帕爾修斯是宙斯的兒子,他右手持劍,左手展示著剛剛砍下的女妖的頭,腳踩女妖軀體,神態(tài)莊嚴,他殺死的女妖名字叫梅杜薩,人面蛇身,意大利著名時裝品牌范思哲,就是以帕爾修斯手里舉著的女妖頭為標志。天際中大名鼎鼎的英仙座就是英雄帕爾修斯的傳說,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時期著名雕刻家切利尼的杰作《帕爾修斯》更是將其事跡升華。
《諸神之戰(zhàn)》第一集就是取材于希臘神話英仙座的故事,可到了《諸神之怒》中,原本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得英雄戰(zhàn)爭又被好萊塢片商們霸王硬上弓,再次開始新的冒險,而矛頭也指向了宙斯的生父克洛諾斯?;蛟S很多不了解希臘神話的朋友會把這近似于“殺父弒兄”的故事以及諸位大神各有各的私生子的情節(jié)當做茶余飯后的談資,其實也無可厚非。原本希臘神話神王和十二主神就有極其復(fù)雜的關(guān)系,用句不好聽的話,以宙斯為首的眾神各個都是色膽包天。東方神佛講究清心寡欲、四大皆空,而西方神話故事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只能在于文化差異的作怪。
更何況《諸神之怒》原本就是對希臘神話的一場借尸還魂,本片的劇情足可以讓喜歡希臘神話的達人咬牙切齒,而另一些觀眾則難以深究,起碼片中把幾個人物之間關(guān)系梳理的比較清楚,無非“打仗堂兄弟,上陣父子兵”,娛樂嘛,就像我國對歷史電影的戲說一樣,這里面有說不清的故事,而電影也不得不為了票房犧牲掉少數(shù)幾個歷史學家的感受了。畢竟硬要把歷史大片和紀錄片搞錯的人還是少數(shù)。
特效場面與升級裝備
再說電影的動作場面,這才是主菜,因為看電影的觀眾沒幾個人是沖著希臘神話而來。 2010年《諸神之戰(zhàn)》在全球收獲了近5億美元的票房,單單在國內(nèi)就斬獲了將近2億人民幣的不菲票房,成為淡季4月影市的霸主?!吨T神之戰(zhàn)》稱得上是一部標準的美式商業(yè)流水線大片,有著劇情一般,人物單薄、特效生猛、動作好戲、場面宏大等諸多鮮明特點。而且在可有可無的3d效果之下,電影整體無論從故事方面還是場面因素均談不上新鮮,但在大銀幕前做到唬人的效果足夠了。
兩年之后,《諸神之怒》再次回歸此路線,本片不愧是一部續(xù)集,不僅與第一部幾乎完全相符,而且閃光點與吐槽處都與前作別無二致。比如起第一集群蝎大戰(zhàn)和結(jié)尾單挑美杜莎和巨獸克拉根的戰(zhàn)斗過于虛張聲勢,《諸神之戰(zhàn)2》依舊如此,開場大戰(zhàn)雙頭怪的部分爆棚點不錯,隨后幾乎歸于沉寂,而直到克洛諾斯復(fù)活,巨大的火焰身軀與燃燒軍團與人類的大戰(zhàn)要比第一集更加聲勢浩大,但最后也是那一下的事兒。
倒是這部分場面做的很好看,導(dǎo)演喬納森·理貝斯曼在在夸張的特效和音響氛圍烘托下,特效場面依然成為本片最拿得出手的招牌菜。場面更宏大,特效更出眾,怪物更兇猛,但所有的一切就像一個吹起的氣球突然爆裂一樣,攢足了慢慢的特效場面與妖魔鬼怪,與片中大神們非常環(huán)保的死亡方式別無二致,就那么的灰飛煙滅了。
而且喬納森·理貝斯曼對化妝效果的迷戀本片中再次得到發(fā)揮,還記得《洛杉磯之戰(zhàn)》中一片狼藉的硝煙和灰頭土臉的美國大兵嗎?本片照例如此,一個個人物跟出土文物一樣,蓬頭垢面,不僅人類是如此,半神也如此,就連大神們依舊如此。這里還有一個要吐槽的地方,第一集中大神還身穿由車田正美設(shè)計的盔甲,閃閃發(fā)光,相當威武。而本片中雖說神仙落魄了,但也不能都跟大老鄉(xiāng)進城一樣。記得片中宙斯與持三叉戟的波塞冬在地牢會見哈迪斯的時候,給人一種感覺:這幫老鄉(xiāng)們要去打獵????
3d與偽3d
關(guān)于本片的3d效果,確實比第一集要好處不少,比如很多迎面掉路的石塊與最后大戰(zhàn)帕爾修斯從銀幕外殺入的飛馬,都有很強的3d效果。但是個人認為這個的電影并不適合拍3d。對于這樣一部打算拍成史詩片的娛樂電影,從畫面風格上來說,要充滿顆粒感,給人一種沉甸甸的歷史質(zhì)感。采用傳統(tǒng)的膠片來拍攝,因為膠片的顆粒和噪點質(zhì)量,以及對光線、對色彩無與倫比的表現(xiàn)力,而加上后期3d效果的輔助,對這種大氣磅礴的史詩性氣勢并無幫助,反倒加深了畫面的陰暗,導(dǎo)致肉搏戰(zhàn)中極為混亂,很多小怪沒看清長什么樣就沒了,有木有?
《諸神之怒》與闖關(guān)游戲
同時這個系列最引人入勝的地方還是游戲化的故事,有關(guān)劇情和人物方面被極度簡化,籠統(tǒng)描述就是高手級別的玩家操縱主角帶領(lǐng)著小弟打怪升級,沒有coutinue和game over一說,一命通關(guān)。喜歡玩游戲的朋友們一定會對這個模式不陌生,因為本片很大程度上借鑒了著名ps3游戲《戰(zhàn)神》系列的精髓。因為后者在類似的題材下,很多內(nèi)容在希臘神話的軀殼下大同小異。這無疑讓我們對《戰(zhàn)神》系列的電影版有著更加期待的態(tài)度,《戰(zhàn)神》有著更宏大的世界觀,更多的怪獸,還有更強大的奎托斯,而《諸神之怒》只是山寨而已。
說白了,電影的故事完全可以概括為一個闖關(guān)游戲,全道具收集、然后再合成裝備,還有隱藏命令可調(diào)關(guān)、也少不了招小弟、放大絕,緊要關(guān)頭主角的兒子給其加血,導(dǎo)致最終帕爾修斯開外掛搞定總boss。
總體而言,《諸神之怒》幾乎是對《諸神之戰(zhàn)》的一次翻版,不僅劇情類似,就連特效場面來去匆匆都大同小異,而對于標志性的場面來說,無疑是前者的升級版。所謂的經(jīng)典、佳作等字眼對于本片來說毫無價值,《諸神之怒》也沒有什么野心,充其量只想撈一票走人,喜歡此片的可以更喜歡,不喜歡的則會更不喜歡。
-
《黑衣人3》影評:外星人都得被穿越打??!電影《空難遺夢》觀后感唐山大地震觀后感二電影《戀戀筆記本》觀后感《制服》觀后感:善惡一念之間《搜索》影評:高圓圓孤獨盛開的美《瘋狂的石頭》影評:石頭也瘋狂電影《遺落戰(zhàn)境》觀后感